This repository has been archived on 2021-09-07. You can view files and clone it, but cannot push or open issues or pull requests.
2018-12-03 13:49:18 +08:00
..
2018-12-03 13:49:18 +08:00
2018-12-03 13:49:18 +08:00

观察者模式

写在前面

定义

wiki: 观察者模式是软体设计模式的一种。在此种模式中,一个目标物件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此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实时事件处理系统。

简单点说,可以想象成多个对象同时观察一个对象,当这个被观察的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可以做一些操作...

多啰嗦几句

PHP世界中,最出名的观察者模式应该就是 Laravel 的事件了,Laravel是一个事件驱动的框架,所有的操作都通过事件进行解耦,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观察者模式,比较典型的一个使用就是数据库模型,当观察到模型更改的时候,就会触发事件(created/updated/deleted...

最开始用模型观察者的时候,只要在 Observers 目录中创建一个观察者对象,并且添加观察者关联,就可以自动触发了,好神奇喔...

观察者模式在实际开发中经常用到,主要存在于底层框架中,与业务逻辑解耦,业务逻辑只需要实现各种观察者被观察者即可。

类图

(图源网络)

角色

  • 抽象观察者

  • 具体观察者

  • 抽象被观察者

  • 具体被观察者

举个栗子

  1. 创建抽象观察者
  // 抽象观察者
  type IObserver interface {
  	Notify() // 当被观察对象有更改的时候出发观察者的Notify() 方法
  }
  1. 创建抽象被观察者
// 抽象被观察者
type ISubject interface {
    AddObservers(observers ...IObserver) // 添加观察者
    NotifyObservers()                    // 通知观察者
}
  1. 实现观察者
 
 type Observer struct {
 }

 func (o *Observer) Notify() {
     fmt.Println("已经触发了观察者")
 }
  1. 实现被观察者
 
 type Subject struct {
     observers []IObserver
 }
 
 func (s *Subject) AddObservers(observers ...IObserver) {
     s.observers = append(s.observers, observers...)
 }
 
 func (s *Subject) NotifyObservers() {
     for k := range s.observers {
         s.observers[k].Notify() // 触发观察者
     }
 }
  1. 使用实例
     // 创建被观察者
      s := new(Subject)
      // 创建观察者
      o := new(Observer)
      // 为主题添加观察者
      s.AddObservers(o)
  
      // 这里的被观察者要做各种更改...
  
      // 更改完毕,触发观察者
      s.NotifyObservers()

举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PHP 熟悉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Laravel中的事件系统观察者模式

下面写一个我自己项目中的栗子: github.com/silsuer/bingo-events

这是一个golang语言实现的事件系统,我正在试着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框架中,它实现了两种观察者模式,一种是实现了观察者接口的观察者模式,一种是使用了反射进行类型映射的观察者模式,下面分别来说一下...

  1. 实现了观察者接口的方式:
   // 创建一个结构体,实现事件接口
   type listen struct {
      bingo_events.Event
      Name string
   }
   
   func func main() {
   	// 事件对象 
   	app := bingo_events.NewApp() 
     l := new(listen)  // 创建被观察者
     l.Name = "silsuer"
     l.Attach(func (event interface{}, next func(event interface{})) { 
     	 // 由于监听器可监听的对象不一定非要实现 IEvent 接口,所以这里需要使用类型断言,将对象转换回原本的类型
          a := event.(*listen)
          fmt.Println(a.Name) // output: silsuer
          a.Name = "god"      // 更改结构体的属性
          next(a)             // 调用next函数继续走下一个监听器如果此处不调用程序将会终止在此处不会继续往下执行
       })
     
     // 触发事件
     app.Dispatch(l)
   }

这里我们使用结构体组合的形式实现了事件接口的实现,只要把bingo-events.Event 放入要监听的结构体中,就实现了IEvent接口,可以使用 Attach() 方法来添加观察者了,

这里的观察者是一个 func (event interface{}, next func(event interface{})) 类型的方法,

第一个参数是触发的对象,毕竟观察者有时需要用到被观察者的属性,比如上面提到的Laravel的模型...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 func(event interface{}) 类型的方法,实际上这里实现了一个 pipeline,来做拦截功能,可以实现观察者的截断,只有在观察者的最后调用了 next() 方法,事件才会继续向下一个观察者传递,

pipeline 的原理我在 参考Laravel制作基于golang的路由包 中写过,用来做中间件拦截的操作。

  1. 使用反射做观察者映射的方式

      // 创建一个对象,不必实现事件接口
      type listen struct {
           	Name string      
      }
    
      func main() {
           	// 事件对象
           	app := bingo_events.NewApp()
           	// 添加观察者
           	app.Listen("*main.listen", ListenStruct)  // 直接使用 Listen 方法,为监听的结构体添加一个回调 
             l := new(listen)              
           	l.Name = "silsuer"  // 为对象属性赋值
    
           	// 复制完毕,开始分发事件,从上可知,共添加了两个观察者: ListenStruct 和 L2
             // 会按照监听的顺序执行,由于最开始已经添加了 ListenStruct 监听器,所以第二次再次添加的时候不会重复添加
             // 此处的分发,就是将参数顺序传入每一个监听器,进行后续操作
             app.Dispatch(l)
           }      
     func ListenStruct(event interface{}, next func(event interface{})) {
           	// 由于监听器可监听的对象不一定非要实现 IEvent 接口,所以这里需要使用类型断言,将对象转换回原本的类型       
     	    a := event.(*listen)
           	fmt.Println(a.Name) // output: silsuer
           	a.Name = "god"   // 更改结构体的属性
           	next(a)   // 调用next函数继续走下一个监听器如果此处不调用程序将会终止在此处不会继续往下执行
           }
    

    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实现了事件对象的 Attach 方法来添加观察者而是使用一个字符串代表被观察者这样就做到了无需实现观察者接口就可以做到观察者模式。完整代码可以直接去看git仓库

    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方法: Listen()Dispatch()

    bingo_events.App 是一个服务容器,装载了所有事件和事件之间的映射关系

     // 服务容器
     type App struct {
     	sync.RWMutex // 读写锁
     	events map[string][]Listener // 事件映射
     }
    

    下面看源代码:

    Listen():

      // 监听[事件][监听器],单独绑定一个监听器
      func (app *App) Listen(str string, listener Listener) {
      	app.Lock()
      	app.events[str] = append(app.events[str], listener) 
      	app.Unlock()
      }
    

    app.events 中保存的是通过字符串监听的对象,字符串就是通过reflect.TypeOf(v).String() 得到的字符串,例如上面的listen对象就是*main.listen,这是键,对应的值就是绑定的监听器方法

    Dispatch()

     // 分发事件,传入各种事件,如果是
     func (app *App) Dispatch(events ...interface{}) {
     	// 容器分发数据
     	var event string
     	for k := range events {
     		if _, ok := events[k].(string); ok { // 如果传入的是字符串类型的
     			event = events[k].(string)
     		} else {
     			// 不是字符串类型的,那么得到其类型
     			event = reflect.TypeOf(events[k]).String()
     		}
    
     		// 如果实现了 事件接口 IEvent则调用事件的观察者模式得到所有的
     		var observers []Listener
     		if _, ok := events[k].(IEvent); ok {
     			obs := events[k].(IEvent).Observers()
     			observers = append(observers, obs...) // 将事件中自行添加的观察者,放在所有观察者之后
     		}
    
            // 如果存在map映射则也放入观察者数组中
     		if obs, exist := app.events[event]; exist {
     			observers = append(observers, obs...)
     		}
    
     		if len(observers) > 0 {
     			// 得到了所有的观察者这里通过pipeline来执行通过next来控制什么时候调用这个观察者
     			new(Pipeline).Send(events[k]).Through(observers).Then(func(context interface{}) {
    
     			})
     		}
    
     	}
    
     }
    

    Dispatch() 方法传入一个对象(或对象类型的字符串),是否实现事件接口都可以,遍历所有对象(如果传入的是字符串,就不做处理,如果是对象,通过反射提取对象的字符串名称),然后从当前 App 中的map提取对应的观察者,如果对象还实现了事件接口,则再获取挂载在这个事件上的所有观察者,将他们装在同一个 slice 中,构建成一个 pipeline,顺序执行观察者。

上述代码均放在 golang-design-patterns 这个仓库中

打个广告,推荐一下自己写的 go web框架 bingo,求star求PR ~